查看原文
其他

【辑刊书讯】|《当代比较文学》第七辑

北语比较文学所 北语比较文学 2024-03-21

华夏出版社,2021年5月出版



  编者的话-第七辑 


陈戎女


2021年,一开年就是不平静的1月。

1月,新冠疫情在中国多地抬头,河北、东北三省、北京和上海陆续出现新冠确诊病例,石家庄等多个城市封城,各地倡导原地过年,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年年春节前准时出现的春运大军2021年春节不复现,令人欣喜的是由于防控及时有力,2月中国各地的疫情已得到遏制。美国当地时间1月6日,国会大厦遭到特朗普支持者(后美媒称为暴徒)冲击,中断了国会确认总统大选结果的会议,引发寰宇震惊。1月,世界各地居高不下的新冠确诊病例数累计突破了一亿,死亡病例超二百万,显然世界性疫情仍在高位,远没有结束。

人类与新冠病毒鏖战了一年,疫苗也如期上市,但狡猾的冠状病毒在变异,在突破人体免疫功能。后疫情时代,新冠病毒与人类可能继续“亲密接触”,各自寻找生机:到底是病毒弱化不再致命在人体中潜伏成为常驻病毒,还是人类以生物、医学和社会治理的各种措施“剪除”之而后快,未来还充满不确定性。

新冠疫情中,全网特别关注各地公布的流行病学调查(简称:流调)。起初,流调是为了疫情溯源和防控的需要,公布出来是为了满足公众对疫情的知情权,但是公众在此之外读出了别的东西——流调堪称疫情中的中国社会调查报告。

一方面,从流调可以看出城市治理水准的高低:流调及不及时,反映出城市管理的效率如何,比如河北省在2021年1月初疫情突发后流调迟迟不推出造成了网上的一波舆情;流调隐去病例的年龄和性别,只提轨迹不提人,反映出城市管理的人性化,如1月底上海和北京对流调报告的改进,做到了疫情信息公开和保护公民隐私两不误。

另一方面,流调无意间扮演了社会调查的角色,网友们通过流调“重蹈覆辙”,追踪那些与你我一样平凡,但不幸被确诊、被密接的人在城市、在乡村真实踏出的足迹:12月的一个成都确诊者穿梭在公园、美甲店、麻辣烫和酒吧,看起来活得很安逸,但事实上这是她身为酒吧工作人员的需要;一位北京确诊者白天在顺义和海淀之间通勤50公里上班,晚上带娃和复习考研,被确诊时在宁波出差;河北有多位足不出户被确诊的老年人是在家里被不知不觉传染;吉林省的那位一传一百多的超级传播者,多次往返黑吉两省做养生馆培训,几十位密接被感染。这些几十字、百来字的枯燥轨迹报告,让中国底层生活像树叶上的叶脉般凸显,如果不带偏见去阅读,它们就好似中国社会的显微镜,显微镜下的芸芸众生,是努力工作认真生活的普通中国人。

了解和洞悉时代、社会和人,另有一途,就是读书、思考和研究。回到本辑。

本辑重点推出“莎士比亚研究”栏目,研究莎剧的意义自不待言,本栏目的两篇论文呈现的是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莎学研究中两种新的研究路径及其观念的碰撞。玛格丽特·德·格蕾西亚和彼得·斯塔利布拉斯1993发表的长文《莎士比亚文本的物质性》是莎学中堪称“书籍史”研究转向风向标的重量级论文,该文质疑和挑战了四百年来莎士比亚研究的根基,即莎剧文本不具备我们以为的那种同一性,莎剧多重文本的可能性使莎学研究产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从概念上重新界定,到底什么是莎士比亚的一部作品。对于如此颠覆性的观念及其研究路径,爱德华·佩赫特的《消极的欲望:物质研究及其不满》称其为“物质主义研究”,并指出物质主义研究会带来彻底的学科转向:放弃文学研究,转向书籍史。他表达了众多莎学研究者的担忧:莎士比亚将不会被视作一个作者,而是被视作早期现代印刷业的产物,这无异于打着复原莎剧原貌的旗号,行的是矮化和贬低莎士比亚之实。佩赫特提出,物质主义的风险是纯粹消极欲望的表达,“瓦解文本本身成了目的”,而在当下,这种动机占据了莎士比亚批评实践最有影响力的中心。

这两篇论文,不仅让读者诸君看到莎学中的传统研究和书籍史研究的取向之争,也促使我们思考,新的物质主义研究取向如何在丰富对传世经典的阐释的同时也不至于自断其根、自毁长城,这样的经验中国人在五四之后已有过深切的体会。哈罗德·布鲁姆曾说莎士比亚是西方正典的核心,起码是近代以来的核心,西方人对于莎士比亚的理解和拆解不只是他们的事情,其中的辩论和辩护对于我们理解西方(以及中国)正典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欢迎国内学者就此撰文表达意见。本刊之前已刊发过哈罗德·戈达德的《理查二世》和黄小轩的《“劣本”不劣——关于〈哈姆莱特〉Q1戏剧艺术性的研究》,以后也会持续跟进莎学研究。感谢本栏目的设计者王柏华老师和复旦翻译团队。

“古典学与中世纪研究”推出两篇研究焦点比较特别的论文。大卫·约翰逊的《赫西俄德对塔耳塔罗斯的描述(〈神谱〉行721-819)》专门研究《神谱》中关于“地下神界”的一百多行诗,这一百多行诗对于理解赫西俄德和古希腊人的宇宙观很紧要,但并不好读,诗行中矛盾和重复处甚多,约翰逊采用了比较稳健和尊重古典作品的解读方式,既不同意删去所谓篡插的内容,也不同意增添赫西俄德没有提供的地形关联,该文通过分析描述塔耳塔罗斯的神话和语词,探讨了地下世界可能的地形构造及其功用,赫西俄德通过对塔耳塔罗斯的多样性描述,呈现出古风时期的诸多观念和想象:宇宙的起源和巩固、宙斯的统治,以及昼夜、睡眠与死亡的往复循环。梅笑寒的《特里斯丹的竖琴——基于思想史对特里斯丹传统的一个再考量》以竖琴的意象贯穿全文的讨论,串联起对中世纪罗曼司《特里斯丹与伊瑟》和思想史的考察,读来颇多清新之感。该文着重分析了作为乐器的竖琴与人物身份(如器具化身份、混同身份、平行身份等)、形象、命运、言说如何相互关联,罗曼司的人物塑造、情节推进,以及竖琴对逻各斯的转述,阐述了从史诗到罗曼司的叙事性文学整体趋向世俗化的特征。

“经典新译”栏目推出的是16世纪英国政治思想家理查德·胡克的《论宗教改革的政治后果(上)》,这是于1593—1648年间出版的胡克皇皇巨著《论教会政治体的法则》的“序言”,因“序言”较长,分为两次刊出,本辑先刊出“序言”的第一部分。胡克的《论教会政治体的法则》的写作宗旨乃是为英国君主制辩护,在“序言”中,胡克回顾了当时欧洲的宗教改革的观念和做法,他对路德、加尔文和英国的宗教改革者的批判态度跃然纸上,其原因既是宗教的也是政治的,清教徒意图彻底颠覆英国政制,分裂作为整体的英格兰“政治体”。如何理解胡克这部书,“序言”是一个很好的观察窗口,以译者的话说,“序言”是“胡克对16世纪英国,乃至欧洲面临的政教危机的诊断”。补充一句,译者姚啸宇博士已经以一己之力翻译了《论教会政治体的法则》全书,“序言”先行在本刊刊出,以飨读者。

“经典与阐释”栏目推出三篇论文。庞德研究在比较文学和文学理论研究中早已屡见不鲜,而刘燕和邵伊凡的《〈比萨诗章〉中的汉字书写与视觉图形特征》选取的是视觉图形艺术和汉字诗学的新颖研究视角,讨论《比萨诗章》中,汉字的儒家经典分别以字、词、句的图形方式,给异域读者形成的视觉冲击力。同时,庞德拆分与重组关键汉字,嵌入现代英语诗歌,建立起汉语与英语诗行之间的对比、叠加、并置与互文性关系,这对于英语读者和汉语读者均是一种生趣盎然的诗学和艺术试验,也为我们重新理解庞德及其汉字诗学另拓了一条门径。盛海燕的《布鲁克斯关于诗歌复杂性结构的批评方法》深入分析了美国新批评的核心人物克林斯·布鲁克斯,布鲁克斯的诗学术语系统中“结构”一词有多层含义,如对立关系、平衡、复杂性、准确传达诗人思想、整一性等,结合他剖析艾略特《荒原》的著名长文《荒原:神话的批评》,可以说布鲁克斯的诗评是新批评从理论到具体方法的重要推进,而他的《荒原》批评实践则有助于我们理解现代诗歌经典的复杂结构及其多层反讽和悖论。顺便提醒一下读者诸君,盛海燕博士翻译的布鲁克斯《荒原:神话的批评》,2018年已发表在本刊第三辑。赵雁风的《古希腊戏剧在日本的跨文化编演——以蜷川幸雄的〈美狄亚〉舞台呈现为中心》呈现了日本舞台上的古希腊戏剧的戏剧美学和跨文化交融。蜷川幸雄是以使用跨文化方式编演西方经典名剧而著称的戏剧导演,1984年的《美狄亚》是他经历戏剧转向后导演的首部在海外公演的作品,舞台上融入了大量的日本传统文化元素(如服装、舞台结构、音乐等),但演绎的仍是美狄亚这个经典人物及其戏剧冲突。除了舞台分析,该文回顾历史,挖掘了20世纪50到80年代日本戏剧的发展历程对蜷川幸雄的戏剧之路的形成动因和影响,以及两位日本导演铃木忠志与蜷川幸雄的“大异”和“小同”,为我们理解东方舞台上差异化的跨文化戏剧实践提供了不少耐人寻味的细节与精要的诠释。

“学术访谈”栏目是李会芹对谷亦安导演的一篇访谈《哈罗德·品特在中国舞台上的演出——谷亦安访谈录》,上海戏剧学院的谷亦安曾翻译和导演英国戏剧大师哈罗德·品特的《背叛》(演出了两百多场)和《尘归尘》,他如何以学者型导演的方式诠释和呈现中国舞台上的品特戏,我们又如何理解这种跨越中英的戏剧美学和文化底蕴的剧场艺术,都值得一窥究竟,简言之,谷亦安的品特戏从翻译、改编和演出全方位地展现了当代话剧在跨越之旅中经历的蜕变。

整体上第七辑的学术译文比重仍比较大,而且译文非常精彩,感谢投稿给本刊的译者以及为译文质量把关的审校:吕祉萩、徐顺懿、张译仁、李璇、姚啸宇、王柏华、杨诗卉。本辑的出版受北京语言大学梧桐创新平台项目资助(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批准号19PT06)。感谢本辑的助理编辑:陈秀娟、杨诗卉。感谢华夏出版社的王霄翎女士和刘雨潇女士的合作与支持。

2020年12月,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学科发展取得了一项重大突破,获批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外戏剧经典的跨文化阐释与传播研究”,本人为首席专家。这个选题前期经过北语校级重大项目的孵化,我们前后花了将近两年的时间斟酌选题内容。中标的重大项目以跨文化和比较戏剧的视野和方法,研究中外戏剧经典的跨文化之旅和传播效果,探讨戏剧跨越国家、文明,以及跨越文本和舞台的界线后生发出的价值和意义。该项目基于中外戏剧现象的“翻译改编-阐释研究-舞台演出-传播效果”的系统研究,通过由外向中、由中向外双向驱动的阐释和传播展开,特别关注戏剧对异国和异国人的塑造和再现,同时从理论层面阐发戏剧在跨文化阐释与传播中的思想资源、研究范式转换等核心问题。

围绕这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研究,本刊将在未来重点推出相关的专刊和专栏,推动学术界关于跨文化视域下的中外戏剧经典的阐发和探讨。为此,本刊郑重发出稿约,希望海内外专攻比较戏剧的专家,有兴趣做跨文化戏剧的年轻学者们惠赐大作,学术论文和经典研究的译文均可。

2020年是举国艰难的一年。《当代比较文学》在克服重重困难后,迎来了发展的契机,其中的重要时刻值得记录在此:2020年辑刊被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从2019年第四辑开始全文上网),2020年被南京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主办的中文学术集刊网收录(网址https://3c.nju.edu.cn/xsjk/index.php/home/Article/detail/name/zz/id/0000014331)。2021年将迎来本刊发展的重要一年,未来可期。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021.02.08初稿

2021.03.08定稿



     目 录     


陈戎女   编者的话

【莎士比亚研究】

莎士比亚文本的物质性    

玛格丽特·格蕾西亚、彼得·斯塔利布拉斯

(吕祉萩、徐顺懿译)

消极的欲望:物质研究及其不满 

爱德华·佩赫特(张译仁译)


【古典学与中世纪研究】

赫西俄德对塔耳塔罗斯的描述 

大卫·约翰逊(李璇译)

特里斯丹的竖琴

梅笑寒 

 

【经典新译】

论宗教改革的政治后果(上)

理查德·胡克(姚啸宇译)


【经典与阐释】

《比萨诗章》中的汉字书写与视觉图形特征

刘燕 邵伊凡

布鲁克斯关于诗歌复杂性结构的批评方法

                     盛海燕

古希腊戏剧在日本的跨文化编演——以蜷川幸雄的《美狄亚》舞台呈现为中心

赵雁风


【学术访谈】

哈罗德·品特在中国舞台上的演出——谷亦安访谈录

李会芹 谷亦安


【征稿启事】   

  Call for Papers





     Contents    





往辑回顾



《当代比较文学》

第五辑




《当代比较文学》

第六辑






编辑 周琳玥

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所
http://bjs.blcu.edu.cn/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